莫奈的晚期繪畫一光和色的奇跡(一) |
【打印】發布日期:【2012-10-09】 |
名片天地http://www.chinaprintings.com.cn ---------------------------------------------- 莫奈是一位始終如一的印象主義者,對于日光的研究有著教士一般的虔誠。 1883年莫奈及其同伴們應邀到倫敦展出,當時倫敦在評畫方面不象巴黎那么保守。此后六年中法國輿論逐漸予以支持,但法國官方的美術部門仍然把他們排除在1889年世界博覽會大規模的繪畫和雕塑展覽之外。被官方漠視的最杰出的畫家和雕塑家是莫奈和羅丹。他倆在喬治派梯特畫廊舉行聯合展覽。上海名片印刷介紹莫奈展出二十五年以來的作品,這次展覽是兩位 藝術家事業的轉折點。1889年之后三、四年情況好轉,莫奈迅 速走上權威的道路,他早就對呂埃爾說過“我非常喜歡鄉村”。 因此,在有經濟條件之后,他到處選擇定居之地,希望能安定活,創造出更多的作品。他從諾曼底找到吉弗尼,預感到這個村和他的命運相連,就這樣買下了帶有小花園的房子。 吉弗尼距巴黎四十里之遙,汊港縱橫,風景如畫,伸向塞納河的道路兩旁有成行的柳樹、白楊樹。上海名片設計介紹莫奈真被這個地方吸引住了,那里的景色在彩虹般的光線中閃耀著,變化著,群山似紫似綠。這里到處可見到印象主義在自然環境中一瞬間完美的記錄。 莫奈的第一個妻子加米葉(他曾作過她的全身肖像《加米 葉》)和他度過饑餓和絕望的時刻,她去世后,他的家庭生活全賴第二個妻子阿麗思。這位夫人來自中上層家庭,她持家有方,與鄉鄰和睦相處,以一顆慈母的心撫養自己的六個孩子和莫奈的兩個兒子。 吉弗尼的花園和房屋經過數度擴建。莫奈的花園以睡蓮池聞名,花園中的各種奇花異草競相斗奇爭艷。1893年莫奈又買進一塊土地,打算建個與河水相通的水池。在19世紀的法國,無論如何,航道是不能夠依從一個土地所有者的怪念頭而改道或污染的。莫奈的計劃遇到了難以應付的反對。最后,他這位當地的重要公民還是得到了準許,不然,以后的博物館里就不會有那些著名的睡蓮畫了。莫奈依照擴建計劃和作巨幅裝飾畫的需要,先后造了三個畫室。雖然他的四周風景如畫,但他起初經常出去旅行作畫。 莫奈晚期作了一系列的室外組畫,如十五幅不同時間的稻草堆,在各種光線之下一連串的白楊樹,泰晤士河畔的景色,大教堂,睡蓮等等。題材雖然不同,但都是表現日光和它無限的變化。自從透納以來,還未有人具有對色和光的變化如此敏感的眼睛。他從夏日的黎明一直工作到日暮,冬天也盡可能使用日光照耀的短短幾小時。 莫奈的組畫曾被分散,報紙曾鼓勵某些資助者能保留完整的一套,最公開的支持者是克里門梭(他是醫生,記者,出版者,評論家,傳記作者,國會議員,總理〉,早在60年代初期就 與莫奈相識。上海名片制作介紹當1895年魯昂大教堂組畫展出時,克里門梭在他的報紙的頭版上以辛辣的筆對社會上層的富人們作了攻擊:“怎么!莫奈難道沒找到一個百萬富翁能粗淺地懂得這二十個并列在一起的教堂給人的感覺,并能說:‘我想要這一套畫’,就象他會提到股票那樣!……而你們,法國總統們,為什么你們沒想到去看看你同時代人的作品,就是他將會使法國 受到全世界歌頌,一直到你們的名字長遠地湮沒無聞,去看看這組大教堂……并記住你們代表法國,也許你會想到把這二十幅畫贈給法國。”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