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媒體對標志設計的影響 | |
【打印】發布日期:【2012-06-15】 | |
數字化媒體的出現,使得許多標志設計早已打破傳統規則,在靜止的二維平面中加入了“時間”和“表情”,由以往形態上的平面化、靜態化開始逐漸向動態化、綜合化方向轉變,使其本身具有強大的延展優勢,在以后的推廣中也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體將傳統的、相互分離的各種信息傳播形式(如語言、文字、聲音、圖像和影像等)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進行各種信息的處理、傳輸和顯示。這樣,視覺傳達設計的表現手段和表現范圍得到了大大的擴展,未來的視覺傳達設計是綜合性的,涵蓋了人類全部感官的全面設計。
網絡作為新興的傳播媒介,增添了標志的時間性和交互性,使標志在二維(平面)、三維(空間)上,又增加了時間的維度,走向了四維。標志成為一個與社會和瀏覽者息息相關,具有表情,能夠做出靈敏反應,不斷成長,不斷豐富的文化生命體。
許多軟件和網站出現了電子寵物式的標志。這種標志具有實時性、互動性、陪伴性,可做各種幽默可愛的動作,造型立體、動態,像一個寵物全程陪伴。而OICQ、貓撲等軟件和網站,其標志拓展成豐富的表情造型符號,可以供網友在聊天、灌水時使用,成為網友即時表達感情地語言和工具。
2008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發布過程就是一個例子,過去吉祥物的展示是一目了然、一揭就知的實物或展板的展示方式。本次展示不同于以往,借助高科技技術分層次、分時間展示。首先運用激光技術將外輪廓勾勒出來,然后主體形象由虛到實逐漸顯現,同時運用多媒體將聲音、圖像、影像等融合。
整個過程充滿懸念,一步步調動了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將“福娃”鮮活形象一下印入人的腦中,可以說整個過程是精心設計的隆重、新穎的一個展示形式。因此,這些標志已不能用“吉祥物”來稱之,而只能是“寵物”,具有傳統的吉祥物所不具備的親密感、參與感。
--------------------
|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