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鑄是塑料加工的一種方法。澆鑄成型一般不施加壓力,對設備和模具的強度要求不高,對制品尺寸限制較小,制品中內應力也低。因此,生產投資較少,可制得性能優良的大型制件,但生產周期較長,成型后須進行機械加工。下面對澆鑄安全操作規程我們來進行簡單的介紹,如下:
一、澆鑄安全操作規程:
1、清除通道和場地的一切障礙物。
2、檢查鐵水包是否烘干,包底、包耳、包杠、端把是否安全可靠,轉動部分是否靈活。禁止使用未烘干的鐵水包。
3、與鐵水接觸的一切工具,使用前必須預熱至500℃以上,否則不準使用。
4、鐵水不得超過鐵水包容積的80%,抬包要平穩慢行,步調一致,防止鐵水濺出傷人
5、用吊車吊運鐵水前應檢查吊鉤、鏈子是否可靠,吊運時鏈子不準打結,要有專人負責跟隨鐵水包,經過路線,不得有閑雜人員。
6、嚴格貫徹六不澆:a.鐵水溫度不夠不澆;b.鐵水牌號不對不澆;c.不擋渣不澆;d.砂箱不干不澆;e.不放外澆口不澆;f.鐵水不夠不澆。
7、澆鑄時要準確平穩,不準從冒口往砂箱內倒鐵水和看鐵水。
8、當鐵水澆入砂型時,要隨時點燃出汽孔、冒口、箱縫排出的廢氣、以免毒氣和鐵水飛濺傷人。
9、剩余的鐵水要倒在準備好的鐵模或砂坑內,不準倒在砂堆和地面上,防止鐵水爆炸傷人。因跑火或其它原因流在地面上的鐵水,在未凝固之前不得用砂覆蓋,凝固后應及時清除。
10、所有設備使用前應檢查安全可靠性,使用后要清理干凈。
二、在傳統澆鑄基礎上,派生出灌注、嵌鑄、壓力澆鑄、旋轉澆鑄和離心澆鑄等方法。
1.灌注。此法與澆鑄的區別在于:澆鑄完畢制品即由模具中脫出;而灌注時模具卻是制品本身的組成部分。
2.嵌鑄。將各種非塑料零件置于模具型腔內,與注入的液態物料固化在一起,使之包封于其中。
3.壓力澆鑄。在澆鑄時對物料施加一定壓力,有利于把粘稠物料注入模具中,并縮短充模時間,主要用于環氧樹脂澆鑄。
4.旋轉澆鑄。把物料注入模內后,模具以較低速度繞單軸或多軸旋轉,物料借重力分布于模腔內壁,通過加熱、固化而定型。用以制造球形、管狀等空心制品。
5.離心澆鑄。將定量的液態物料注入繞單軸高速旋轉、并可加熱的模具中,利用離心力將物料分布到模腔內壁上,經物理或化學作用而固化為管狀或空心筒狀的制品。單體澆鑄尼龍制件也可用離心澆鑄法成型。(圖/文http://www.dfdmw.com/) |